当前位置: 首页 > 康复工程 > 救助项目
山西省康复研究中心康复救助项目介绍
发布时间:2023-12-13 22:30

山西省康复研究中心(山西省康复研究中心附属医院)隶属于山西省残疾人联合会,是省级康复救助定点机构,主要承担着国家康复救助项目、省政府民生实事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等。

一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:

救助对象:

为符合救助条件的0—15岁残疾儿童(申请项目时不满16周岁),救助条件为肢体(包括脑瘫)、智力(包括发育障碍、发育迟缓、智力低下)和孤独症儿童,提供儿童康复训练、康复教育及医疗服务;为0-3岁脑瘫(肢体)残疾儿童提供早期干预康复训练;0-14岁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。

救助标准:

1、为0—6岁(不满7周岁)的残疾儿童提供全日制康复训练。一个服务周期为1年(12个月),每年训练时间不少于10个月,每月不少于20天,每天基本的康复训练时间不少于3小时(其中,个别化服务、单训、物理治疗、作业治疗等不少于半小时)。救助标准为15000元/年/人。

2、为小年龄及已进入幼儿园的残疾儿童和7—15岁肢体、智力、精神残疾儿童提供定点康复机构非全日制康复训练。一个服务周期为1年(12个月),每年训练时间不少于10个月,每月单训不少于20次,每次不少于1课时。救助标准为9000元/年/人。

3、为0-6岁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康复知识培训、心理辅导、康复咨询与指导、参与康复决策过程、寻求解决家庭困境有效途径等支持性服务。一个服务周期为1年(12个月),每年服务时间不少于10个月,每月服务不少于2次,每次服务时间不少于2小时。救助标准为1000元/年/人。

4、为0—3岁(不满4周岁)的残疾儿童提供早期干预康复训练。一个服务周期为1年(12个月),每年训练时间不少于10个月,每月不少于20天,(1)家长培训。为残疾儿童家长提供儿童养育与教育知识、康复基础知识与技能等培训及心理支持服务。每周不少于2次,每次不少于45分钟。(2)在家长的参与下,为残疾儿童提供一对一的功能训练、家庭康复训练示范与指导。每周不少于2次,每次不少于45分钟;围绕健康、语言、社会、艺术、科学等领域,以亲子游戏等方式,组织开展亲子集体互动活动。每周不少于2次,每次不少于45分钟。(3)家庭环境评估与康复指导。采取入户访视等形式为残疾儿童家庭提供家庭环境评估、康复训练指导。每半年不少于1次,每次不少于45分钟。救助标准为24000元/年/人。

5、为0-14岁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。

二、省彩金肢体康复训练项目:

救助对象:

(一)山西省户籍或居住证;

(二)持有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》或复查诊断定点医院诊断建议书;

(三)15周岁以上有康复需求,身体状况稳定的患者;

(四)经省内二甲以上医院(含山西省康复研究中心)诊断明确,身体状况稳定、家庭成员配合、有康复潜力和康复训练需求的患者;优先救助未解除返贫风险困难残疾人、城乡低保家庭残疾人、特困残疾人和易返贫致贫残疾人。

救助标准:

对符合条件的患者提供机构康复训练等服务,救助标准为每人10000元,按康复治疗临床路径周期不少于30天(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及患者实际治疗进程可适当调整)。主要用于患者住院常规化验检查及康复评定、运动疗法、作业治疗,言语和认知治疗、物理因子治疗、中医康复、康复指导等服务。

三、“复明6号”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:

救助对象:

(一)山西省户籍;

(二)白内障手术指征患者;

(三)优先救助偏远县区的患者及就业就学年龄段的困难对象。

救助标准:

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+人工晶体植入术、粘弹剂、折叠人工晶体等治疗。

四、假肢装配康复项目:

救助对象:

有需求的肢体残疾人患者。

救助标准:

为符合假肢装配的肢体残疾人,提供大腿、小腿假肢装配服务,大腿假肢平均补贴标准15000元/例,小腿假肢平均补贴标准8000元/例。补偿和改善受助残疾人缺失的身体功能,增强他们的社会生活参与能力,提高生存质量。

五、辅助器具适配项目:

救助对象:

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人。

救助标准:

为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标准为平均500 元/件(产品费90%,产品适配费10%);助听器购置验配标准为平均3000 元/台(产品费70%,产品适配相关费30%)。通过适配辅助器具,补偿和改善受助残疾人缺失的身体功能,增强他们的社会生活参与能力,提高生存质量。

 

 

 

来源: